100%

  ●聖朝頒降新例

  說明:南宋人宋慈(一一八六──一二四九)所著《洗寃集錄》,成書於淳祐七年(一二四七),是一部古典法醫名著。此書流傳較廣的清人孫星衍所輯《岱南閣叢書》本,係據元刊本校訂重刊。此本原文前所增《聖朝頒降新例》乃元代有關檢驗死屍的官方文書,共七則。其中「檢驗法式」一則並見於《元典章》卷四三,刑部卷五(題作「檢屍法式」),《大元檢屍記》(「檢屍式」)和《無寃錄》(「屍帳式」);「初復檢驗本末」、「初復檢驗體式」兩則並見於《檢屍記》(作「檢屍式」、「檢屍法」)和《無寃錄》(「初復檢驗體式」作「初復檢驗關文式」);「屍帳用印關防」一則又見於《無寃錄》。這四則前兩件已具,故不再重錄。茲僅輯出其餘三件加以標點。

  屍首檢訖埋瘞

  鄰近檢復屍例

  官吏親臨檢屍

  ○屍首檢訖埋瘞

  至元十一年六月,中書省兵刑部承奉中書省判送御史臺呈備山北遼東道按察司呈:本道所轄北京等處,遇有身死不明之人,官司初復檢驗訖,不行埋瘞,將屍起於棚樹棧閤,以致風日曝吹,蠅虫姑 【 姑,原文作咕,據文義改。參見《孟子·滕文公》。】 嘬。時值暑月,皮膚破裂,脂肉潰流,熏觸天地神明,見之無不感傷。卑司欲擬改正,如初復檢訖,責付屍親埋瘞。遇無屍親者,責付地主隣佑權行收埋,插立封牌,標寫年顏形貌,使行旅見後廣傳,令屍親知而來認。實愈棧閤以厚風俗事。奉此,本部議得:依准按察司所擬,是為便當。呈奉都堂鈞旨:送本部。准呈。仰依上施行。

  ○鄰近檢復屍例

  大德元年六月,江西行省據臨江路申,檢驗屍首,擬合行移鄰境附近官司復檢。萍鄉州抵接潭州路醴陵、瀏陽等處界分,係屬荊湖行省管領,依上行移檢復,展轉生受,乞照詳事。省府相應:如果抵接別省地面,中間不便行移,本省所屬附近官司施行。

  ○官吏親臨檢屍

  大德六年四月,行臺札付監察御史奧敦承事呈言內一件:今後令有司,凡有死情公事,隨即差官初復檢驗,其受差檢屍官承文字日,不移時刻,依例將引仵作人吏、屍親、鄰佑、行兇人等,前往停屍去處。檢屍官吏須要親臨已死人屍側,監督仵作人,對衆如法檢驗。檢屍官吏與仵作人等眼同子細看視傷痕,定驗端的致命根因,依式開寫屍狀,於定驗致命傷項下,具說前項傷痕係檢屍官某人吏某人親視屍身,令仵作行人定驗,別無不實,重甘結罪回報。外據復檢官吏人等,回避初檢官吏、仵作行人,依上檢驗。其檢屍官吏並不許逗遛不即前去,以致已死人身屍潰爛,不堪檢驗。及不得不行臨屍檢驗,止憑仵作行人口喝傷痕定驗致命。亦不許復檢官就用初檢官、仵作行人及討囑初檢官吏通同回報檢屍文狀。各道廉訪司常切體察,如有違犯者,將檢屍官吏斷罪勒停,以望檢驗得實,大辟之獄,易為鞠問,不致寃抑。得此,憲臺議得:仰行移有司依例檢驗,如有違犯,擬合斟酌所犯輕重斷罪施行。

  ●刑統賦疏通例編年

  說明:《唐律》為宋承襲,修訂而稱《刑統》。宋人傅霖寫《刑統賦》,目的在于使吏便于掌握刑法的意旨。沈家本曾指出:「在金元時頗重其書,故注家頗多。」(《刑統賦解跋》)元人的注解著作,沈氏《枕碧樓叢書》收入四種:《刑統賦解》、《粗解刑統賦》、《別本刑統賦解》和《刑統賦疏》。見于載錄的還有《刑統賦釋義》、《刑統賦注》等。其中元順帝時吳中沈仲緯所著《刑統賦疏》特具體裁。此書「取傅賦而為之疏,疏文後每條有直解、通例二門。所云通例者皆取元一代條例為之證,是深有裨于《元史·刑法志》者也。」(黃蕘夫《刑統賦疏跋》)

  今將《刑統賦疏》通例一一錄出,並按年次編排標點,共得一百六十四條。逐條查對了《通制條格》和《元典章》,確知其中的大部分不見於兩書,而是沈仲緯錄自當時公牘中的元代法律的另見資料。自然,從至治三年正月起(即自一百三十四條起)的各條內容,更是全部不見於前此編成的《通制條格》與《元典章》的。這些資料涉及許多方面,很有價值。

  本件編訂時採用《刑統賦疏》的《枕碧樓叢書》刻本。刻本錯訛較多,南京圖書館藏有此書「鄀廬甌江鈔本」,可據以校正若干錯字,一般用方圓括號標明,不出校記。但該鈔本訛誤亦復不少,似非善鈔,因而仍以刻本作為底本。每條末尾圓括號內數字即刻本葉數。迄至一百三十三條,凡見於《通制條格》與《元典章》者,均已與兩書相應文字校對,也用方圓括號表示校改,並加案語說明。未加此類案語者,均為另見資料。個別條文見於《永樂大典》所錄《成憲綱要》,同樣進行校改。有幾條紀年有誤,也已加按語訂正或存疑。第一百六十至一百六十四,這五條原文未署日期,今置於編末。現在,原文大致可以讀通,但仍有個別地方文字上顯然有訛,因校勘無據,姑存原貌。全編存在的問題不少,請注意並予指正。

  1中統元年八月,中書省刑部平陽路申:賊人張海苟夤夜在 【 [鈔本作入]】 於郭興家毆打,郭興却用車脚於張海苟腦後還打破傷身死。既係事主因賊拒捕毆死,別無定奪。(六二下—六三上)

  2至元二年七月十一日,出征日本國新附軍一人將自己指頭三箇剁了作殘疾,推避不出征。樞密院奏准敲了。

  【 案:忽必烈初征日本在至元十一年,疑此條紀年有誤。】

  3至元三年二月,刑部送法司檢舊例,有所憎惡而造厭魅又造符書咒詛欲以殺人者,各以謀論減二等議斷。王鵬與已死馬闍通奸,厭魅伊父耿天祐,欲令身死,决一百七下;造厭魅人馮珪自首,量决五十七下;引領阥阦人劉顯决四十七下。(三一下)

  4至元三年七月二十三日,監修官呈捉獲跳過太液池圍子禁牆人楚添兒,狀招於六月二十四日帶酒見例訖,上牆望見潭內有船 【 [鈔本此處多一打字]】 採蓮蓬跳過牆。(五五上)

  5至元三年七月,左三部呈,上都路梁重興為母病割肝行孝。合依舊例,諸為祖父母、父母、伯叔、兄姐、姑舅割肝剜眼腐骨之類,並行禁止,無避傷殘。(二七上)

  6至元三年七月,刑部議得:于駒兒所招,因為劉帖兒將父于二打死,捉獲用繩子縛住,本人將繩解開,欲行逃走。于駒兒用桑棒打折膁肋,捉送到官,解後身死。即係應合殺捕之人,難議治罪。都省准擬。(一二○上—下)

  7至元四年五月,中都路樊旻毆打和你赤,法司檢舊例:諸犯徒應役而家無兼丁者,徒一年,加杖一百二十,不居作一等加二十。若徒年限內無兼丁者,總計應役日及應加杖[數]准[折]决放,徒一年一百二十,徒一年半一百四十,徒三二年一百六十,徒二年半一百八十,徒三年二百。(五○上一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四,刑部卷之六,《諸毆·拳手傷·毆人》。文有刪略。樊旻,《元典章》作樊興。此條脫誤據《元典章》校改。】

  8至元四年十月,中書省奏准職官承蔭條畫內一欵:諸承蔭者,孫降子一等。(八三上—下)

  【 案:至元四年十月中書省奏准的「職官自一品至七品承蔭叙用條畫」,見《元典章》卷八。】

  9至元四年,斷過象家奴用■〈發刂〉刀■〈貿刂〉開張受家屋牆入,至事主知覺,用■〈發刂〉刀將婦扎傷。法司擬即係竊盜知覺棄財,財主追捕,因相拒捍,傷殺事主,不同強盜傷人,斷一百七下。(四四下)

  10至元五年二月,上都路警迹李買住二次偷訖事主徹列思等衣服,又因斷役庫曝晒物件,節次盜訖金繫腰作子罪犯。法司擬偷徹列思衣服累併不加重,止據偷竊官庫金繫腰估鈔刺臂。(一二一下—一二二上)

  11至元五年二月,部議平陽路夏縣奧魯軍李大於鄭縣令面上打訖一拳 【 [鈔本作下],】 有傷,系毆傷品官,比凡人加等,决五十七下。(一二九上—下)

  12至元五年,右三部定擬禁斷軍器:甲私有全副者處死;不成副杖五十七下,徒一年;零散甲片不堪穿吊者,笞三十七下;槍或刀或弩私有十件者,處死;五件以(下)[上],杖九十[七下,徒三年];四件以下,杖七十七[下,徒二年];各不全,減等。(五六上—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三五,兵部卷之二,《軍器·隱藏·隱藏軍器罪名》。文有刪略。顯有脫誤處據《元典章》補正。】

  13至元六年九月,冀州賈信為男賈三不由教令,將妻休棄,用钁柄毆打,因傷邂逅身死。若使坐罪,以子責父,恐傷人倫,免罪。(一○一上)

  14至元六年十二月,戶部議得:但為婚因姻,須立婚書,明白該寫元議聘財。若招女婿,指定養老或出舍年限,其主婚保親媒妁人等畫字,依理成就其親。(三二下)

  【 案:此條見《通制條格》卷三,《戶令·婚姻禮制》。文有刪略。】

  15至元七年正月,尚書省刑部呈:蘇三十五因與周仲義驅男來的相爭,於本人不應 【 [鈔本作使]】 處用曲睞招招瓦死。即係良人因鬬毆殺他人奴婢,擬杖一百七下,仍追燒埋銀五十兩給付苦主。都省准擬。(九一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二,刑部四,《殺奴婢娼佃·良人殺驅》。文有刪改,文意有不明處。《元典章》文字是:「至元七年中都路申:蘇三五於至元六年八月初一日與周仲義驅男王小狗相爭捕肉,將本人用肐膝於不便處踢死。法司擬良人毆傷他人奴婢,減凡人二等,合徒四年,依例於本人名下徵銀五十兩。部擬量決一百七下,徵銀,呈省准。」】

  16至元七年十月,禮部檢舊例:尊賢貴德,懷孟路總管楊少中曾任參政,係前執政,申部文解,合止署姓不書名。(四九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一四,吏部卷之八,《公規二·行移·執政官外任不書名》。文有刪略。】

  17至元七年閏十一月,尚書省刑部濟南路申:孫平告妻阿楊先與董重一為妻生男拾得,其父身死,改嫁與平為妻,次後本婦病故殯埋。有前夫子董拾得所犯擬决四十七下,阿楊骨殖于孫平墳內埋葬。(七○上—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三○,禮部卷之三,《禮制三·葬禮·移葬嫁母骨殖》。文義有改動。原文是「至元七年閏十一月廿三日,尚書省刑部來申:孫平告妻阿楊在前與董童二為妾,身故殯營了當,董童二男董拾得盜元葬骨殖。取問得董拾得招狀乞,明降省府,相度董拾得狀內,別無惡心,止為伊母于繼父孫平家內身死,雖有生到同產,別無已後祭祀兒男,此上將伊母阿楊骨殖偷掘,於伊父董童二形像一處埋葬。量情四十七下,將孫阿楊於元立坟內依舊葬埋。仰依上施行。」】

  18至元七年,斷過李狗兒射鹿誤將劉仲義射傷身死,却不收贖,斷四十七下,減半徵燒埋銀。(八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二,刑部卷之四,《諸殺一·過失殺·射鹿射死人》。文刪略較多。《元典章》原文為:「大安州申:奉到中書刑部至元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符文,為李猪兒首告因射鹿將劉伴叔誤射傷身死,伊父劉福要訖人口車牛地土等物,為此追徵車牛人口地土給付李猪兒,亦將本人斷訖四十七下,減半徵燒埋銀兩給付收管。」】

  19至元(七)[八]年條畫內節該:諸色目人同類自相昏姻者,各從本俗法。欽此。(八八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一八,戶部卷之四,《婚姻·婚禮·嫁娶聘財體例》,日期署至元八年二月。原件共六款,此系第六款。文有刪略。「諸色目人」,《元典章》作「諸色人」。】

  20至元八年三月,刑部與戶部議得:強竊賊盜訖事主金銀必雖估贓定罪,既是金銀開禁,官無平准定價,聽從民價 【 [鈔本作便]】 買賣,所估價值,擬合照依賊人犯處當時市價定罪。(九八上—下)

  21至元八年五月,上都路留守司趙萬驢為妻李七哥抵觸母親,將本婦心脅傷訖身死,决七十七下。(九四上)

  22(皇)[至]元八年九月,部檢舊例:訴訟人皆不得於本爭事外別求餘事,摭拾見對入及本勘官吏。若實有干己,候本宗事結絕,別行陳告。(四○下—四一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五三,刑部卷之十五,《訴訟·告事·狀外不生餘事》。文有刪略。「皇元」系「至元」之誤。】

  23至元八年婚姻條畫內節該:有妻更娶妻,雖會赦,離之。欽此。(四二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一八,戶部卷之四,《婚姻·婚禮·嫁娶聘財體例》第四款,又見《通制條格》卷四,《戶令·嫁娶》。文有刪略。】

  24至元九年,斷過高萬奴相撲打死張歪頭,這便是以共戲致死,和同減鬬殺傷二等。刑部擬九十七下,[仍徵燒埋銀五十兩給主。](八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二,刑部卷之四,《諸殺一·戲殺·因戲殺人》。文有刪略。方括號內文字據《元典章》補。】

  25至元十一年二月,刑部斷過:大都路張阿散狀招有潘貴等買吃角子燒餅,不肯還錢,將父張來興用棍棒打傷,以此將潘貴衣領緊扼拖赴宛平縣陳告,氣絕身死。决七十七下,追燒埋銀。(六八下)

  26至元十四年十一月初一 【 [《條格》作二]】 日,中書省奏:百姓人家女孩兒每嫁與了人家奴婢做媳婦多有,生的孩兒每,俺每合做良人麼道,那使長却道合做奴婢,這般爭差不便當的一般。俺每商量得,今後禁治良人家女孩兒並不得(人)[嫁]與人[家]驅口為婦(嫁),若是嫁與的,便做奴婢,這般商量定也。奏呵,(奏)[奉]聖旨:道得是也。欽此。(九二上)

  【 案:此條見《通制條格》卷三,《戶令·良賤為婚》。文有改動,顯誤處據《條格》訂正。】

  27至元十五年十二月,留守司在禁流囚紀買兒反獄在逃,復獲在官。部議:反獄賊人紀買兒打傷獄卒,合行重死。(一一五上)

  28至元十七年八月,濟南路申:柳溫因瘋病舉發,遊走指罵親母阿李,用木窗櫺一條於阿李腦後打訖一下,即時身死。部議:雖因風狂,終犯逆死。(一一○上)

  29至元十七年十月,戶部呈:衛輝路李秀告[貼]戶程玉將男程暗住軍籍內漏報,(役)[投]充(軍)[車]站戶[計]。既然得軍籍(正)[止]是漏(了)[丁],終是原簽正軍。程玉親男程暗住擬合與(程玉)[李秀]依舊同戶當軍,別行補撥車站身役。(一一九下)

  【 案:此條見《通制條格》卷二,《戶令·戶例》。文有刪略。顯有脫誤處今據《條格》補正。「既然得軍籍,正是漏了,終是原簽正軍」,《條格》作「雖己未年漏報程暗住姓名,止是漏丁,終是元簽正軍。」】

  30至元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刑部呈:官吏取受,事有枉法不枉法,贓有多寡,擬合量其所犯輕重,贓物多寡,斟酌科斷黜降。與財者枉法,減受錢人一等,不枉法者減罪二等;首者原罪,不首者依上科斷。都省議得:取受罪名,御史臺已有奏准斷例,仰欽依施行。(一九上)

  31至元十九年,斷過弓兵趙九因射禽蟲,不妨樹枝,誤射馬站身死。部議:過失收贖,思慮不到,議擬從輕。(八上—下)

  32至元二十年十月,河南府賊人孫霸王等反獄在逃,本路總管樂少中於百日限內將賊人全獲。刑部議得:本路正官、首領、官吏、提牢官、司獄等,既總管樂少中限內全獲賊人,擬合免罪。都省:准擬。比限內捕獲,自能免罪。(一一四上)

  33至元二十一年七月,欽奉聖旨節該:所(夫)[在]重刑每上下半年親行參照(之按)[文案],察之以情,當面審問,答無異詞,行移本路總管府結案,申部待報。仍仰提刑按察審過起數(服審又將)[復審文狀],申御史臺推鞠,若是關人衆卒難歸結者,移委附近不干礙官司再行磨問實情,若更有可疑,亦聽復行推問,無(故)[致]寃枉。其餘罪囚亦親錄問,若有寃滯,隨即改正疏放。宣慰司、轉運司(若)[并]其餘衙門罪囚,一體施行。(一○三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六,臺綱卷之二,《體察·察司體察等例》,系至元六月二日件,共例三十一款,此為第四款。文字稍異,顯有脫誤處,今據《元典章》補正。宣慰司,《元典章》作統軍司。】

  34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初四日,薛徹平章等奏:一個軍人的三個 【 [原作千,據文義改。]】 奴婢,兩個做一心,一個根底殺了有。體例里為首的根底禮徹里合教入去(銀)[根]底打了,他使長根底分付與的體例,他的使長三個 【 [原作千,鈔本作十。]】 奴婢有,一個殺了也,又一個更教償命呵,我的氣力消乏了麼道有。奏 【 [原作奉,據文義改]】 呵,奉聖旨:那般呵,那里中!這般大疆封則仰他的氣力甚麼,依札殺者。(一○八下—一○九上)

  35至元二十五年,都省禁治不得私造與諸人一切軍器,如違嚴行治罪。(五六下)

  36至元二十六年八月,樞密院議擬到禁約諸軍例內(大)[一]款:關津渡口把隘去處,當該官員軍兵人等,常切用心巡綽[盤捉]一等作過歹人,務要嚴謹,毋致受私財貨(故)[放]行。如違,體察得實,痛行斷罪。(一一二上—下)。

  【 案:此條見《通制條格》卷十八,《關市·關渡盤詰》,據以補正脫訛。】

  37至元二十(八)[六]年八月,樞密院禁例:關津渡口把隘去處,當該官員軍兵人等,用心巡綽盤捉一等作(過)[牙]歹人,致受財放行,如違痛斷。(五四下—五五上)

  【 案:此條即係上條略文。】

  38《至元新格》:諸倉庫錢物,監臨官吏取借侵使者,以盜論。(十四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二一,戶部卷之七,《倉庫·至元新格》。《至元新格》刻版頒行,在至元二十八年五月。】

  39《至元新格》:諸轉運司並提點官吏,凡於管下院務取借錢物[者],以盜論;與者,[其]罪同。(一九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二二,戶部卷之八,《課程·至元新格》,今據以補三字。】

  40《至元新格》:(內)[諸]倉庫局院官物(取)[收]貯不如法,妨備不盡,曝晒不以時,致有損(毀)[敗]者,各以其事[輕重]論罪。所壞之物,仍勒陪償。(六五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二一,戶部卷之七,《倉庫·至元新格》,今據以補正。】

  41至元二十八年十一月,汴梁路阿汪告賈咬兒未曾捉賊,將女錦鶯定與阿汪,理合令阿汪迎取過門成親。刑部抄到賈咬兒家產內有女名錦鶯,已下大 【 [原作太,當係大]】 都路兵馬司照擬休問,委有明白,准擬施行抄扎,許嫁女還夫家。(九四下)

  42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臺糾臨江路總管姚文龍寫立文帖,於官庫內借出鈔本一千四佰四十五錠、絲三[百]斤,斷七十七下,不叙。(二一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七,刑部卷之九,《諸贓三·侵使·路官借使官物》。僅錄原文一部分,且有刪略。百字據《元典章》補。】

  43至元二十九年五月,江浙省准平江路平准庫被盜官本四百錠,著落當時守宿軍官、庫子、軍人均征。□□□賊得獲,却行追還。(三八下—三九上)

  44至元三十年四月,刑部呈:德州德平縣官枉勘郭瘦兒勒死張牛兒事內,檢舊例,官司入人罪者,若入全罪,以全罪論,從輕入重,以所餘論,其罪出者各如之。即斷罪失於入者,各減三等,失於出者,各減五等。若未决及放而還獲,若囚自死,各減一等。於决罰不異者勿論。(十五下—十六上)

  45至元三十年四月,中書省刑部呈:德平縣達魯花赤哈剌、主簿劉克中枉問郭瘦兒等勒死張牛兒事,其達魯花赤、主簿劉克中所犯即係故入人罪,未曾斷决,擬合各减一等斷一百七下,除名不叙。都省擬准。(四六上)

  46至元三十年四月,刑部檢舊例,官司入人罪者,若入全罪,以全論,從輕入重,以所餘論,其出罪者各如之。即斷罪失於入者,各減三等,失於出者,又減五等。(一一六上—下)

  47至元三十一年七月,中書省奏准:不殺了後娘有犯,那的道殺娘的休赦者說有,這的是殺了後娘的罪,赦過,合赦了麼道說得來有。那的也便是他的娘,敲了呵,怎生?奏呵,敲了者,聖旨了也。欽此。(五四上)

  48至元三十一年九月,陝西省咨:西安路吏告養老女壻張留僧刁引女喜在逃,不從,斫傷手指,用斧將妻阿屈左耳腦頂上斫傷,扎魯忽 【 [原作勿,逕改。]】 赤斷訖八十七下,即係義絕,再難同居,理合離異了。(七九上)

  49至元三十一年十一月,刑部議得:強盜行劫之際,官府承告或聞知,不(既)[即]救捕盜,官决五十七下,解見任別行求任,達魯花赤[長官]以下量决三十七下。都省議准。(七一上)

  50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部議:吉兇議吊,人之常禮,廉慎者自不濫交,貪縱者因而張大,絕行禁約,恐涉大嚴,若不關防,必生奸弊。諸官吏在任部下人情禮數,除親戚故舊及理應追往之人,違者禁止。如違,隨其輕重,斟酌追斷。(一三一下)

  51至元三十一年,部議:官吏在任得替其間,並不得以酒食邀請部下官民人等,敢歛錢物,違者治罪。外據下任官員者,百姓愛慕,自願以禮錢送者,不拘此例。(一三一上)

  52元貞 【 [原作真,徑改。]】 元年三月,建德路淳安縣官提調夏稅,要訖各都里正人情鈔四十錠。部議:驗一次付到多者,依不枉法例斷罪。(十七上)

  53元貞 【 [原作真,逕改。]】 元年六月,御史臺呈准:在任官吏凡取借部下諸人錢債,各立保見出息文約,依數歸還。違者各從一多者為重,准不枉法例減二等斷罪。(十四下)

  54元(真)[貞]元年六月,刑部議得:諸犯罪人若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篤廢殘疾,不任杖責,每笞一下(挂)[擬]罰贖[罪]中統鈔一貫相(准)[應]。都省准擬。(一○二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三九,刑部卷之一,《刑制·贖刑·老疾贖罪鈔數》。文有刪略。顯有脫誤處今據《元典章》補正。】

  55元貞 【 [原作真,逕改]】 二年十一月,刑部議得:浙西道宣慰司令史曹澍盜燒昏鈔,明知庫子沈義等短少昏鈔,允受各人請求不為制開,以致虛燒過昏鈔二千四百錠。雖所計錢未到手,終是事已枉法,比例减二等,各决八十七下,罷役不叙。(五八下—五九上)

  56大德元年三月,中書省御史臺呈:懿訓州司獄趙惟德妄認 【 [鈔本作誣]】 良人劉幵奴作逃驅,私家觸脚五十餘日,非理拷打。以後河內縣解到正軀。據趙惟德所犯,擬斷八十七下罷職。都省准擬。(六三下)

  57大德元年,斷過果齎因鬬斫傷徐仲義,之後又根趕上岸,因而殺死傍人,斷從故殺不赦。(八上)

  58大德三年六月,臺呈:瑞州(冀)[翼]千戶范震、永新縣縣簿尉周驛被差收捕耗賊,與百戶喬林(儀)[議]定把截賊人出入要路,互相救援。[其各人]不行前去,(失誤軍期,致將喬百戶聞知不即救,)[致將喬林等殺死,聞知不追襲,]情犯深重,合行處罪,遇原免罷職不叙。(一○四上—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五四,刑部卷之十六,《雜犯一·違慢·收捕不救援例》。文有異同。顯有脫誤處今據《元典章》補正。】

  59大德三年十月,中書省遼陽行省咨:忒木兒詐認馬匹。刑部議得:忒木兒所招涉疑虛認忙古耳 【 [鈔本作歹]】 馬匹,終係錯失,即非偷盜,量决四十七下。都省准擬。(六三下—六四上)

  60大德四年十月,部議:諸犯罪時雖未老疾而事發時老疾者,依老疾論。犯罪時幼小事發時長大,依幼小論。聽依合得杖數收贖。(一二七上—下)

  61大德五年正月,江浙省咨:紹興路金孟二竊盜許尚錢物內將至元鈔二十貫收買私鹽一擔,在家被獲招伏,剌斷七十七下,合從私鹽為重,取到本路推官違錯招伏。部議:金孟二竊盜錢物,收買私鹽,二罪俱發,合從私鹽為重科决,計已到斷,別無定奪,搜檢得罪合同。(四一上)

  62大德五年二月,江浙省為處州路楊立於念藏經禁斷日殺雞,照依部例决二十七下,委曾明白戒諭,依律斷决施行。(一○八上)

  63大德五年三月,河南省咨准:賊人張子興糾合楊舉龍偷盜兄張子德牛只,免刺合斷六十七下,周親減三等,决三十七下,分贓從賊楊舉龍决五十七下,刺充警迹。(三五下—三六上)

  64大德五年三月,廣平路司獄魏紹先取索犯奸囚人李德和白米六斗,疏枷夤夜共飲,以致牢子受錢縱放。本官受物雖微,違法情重,枉法驗科斷,不叙。(八○上)

  65大德五年十二月,盜賊[斷]例:[諸盜]未發而自首[者]原[其]罪,能捕同伴者[乃依例]給賞,其于事主有所(傷損([損傷]及准首(與)[再]犯,在不[首]原(免)之例。(一五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九,刑部卷之十一,《諸盜一·強竊盜·強竊盜賊通例》,共十一款,此為第八款,今據以刪補改正。】

  66大德五年十二月,盜賊斷例:諸共盜者併贓論罪,仍以造意之人為首,隨從者各減一等。二罪俱發,從其重者論之。(一一三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九同上,此為第三款。文稍有異。】

  67大德五年,盜賊斷例:[諸]強盜持杖,但傷人者,雖不得財,皆死;不曾傷人者,不得財,徒二年半。 【 [中略原文幾句。]】 謀而未行者,於不得財罪[上]各減一等坐之。盜庫藏錢物者,比常盜加一等。贓滿至五百貫以上者流(遠)。(五七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九同上,前部分摘錄自第一款,自「盜庫藏錢物者」起,摘錄自第二款。今據以刪補。】

  68大德六年正月,臺呈:大都路建德鋪糶米官石伯庸等,節次量與糶米人戶斗面輕重,積出附餘米數糶到鈔二錠二十六兩五錢,各行分使。元關米石價鈔既已納足,所糶積餘難同官糧正數,已行斷訖,依不枉法例別叙。(六○下)

  69大德六年二月,都省通事禿忽赤取受張文虎至(少)[元]鈔一百貫,依不枉法例决五十七下,解見任,期年後注邊遠一任。緣先犯取受州官只里瓦子 【 [鈔本作歹]】 贓鈔,御史臺斷訖,似難重科,依前斷解任。(二六上)

  70大德六年,戶刑部議:庫官縱令庫子私偷鈔本出庫,營利入己,無文記,事發,已還庫計利,各驗分受贓以盜論斷除名,通同受分匿不告發與同罪;鈔不還庫,驗多寡以監主盜所主守官錢論罪。(二一上)

  71大德七年五月,部議:尖冢倉監支納六國蠻大使張仲禮,大使馬良卿齎納糧戶席錢二千九百二十八貫一兩五錢,每人分訖九百七十六兩五錢入己,比不枉法科斷解任。(一一三上—下)

  72大德七年六月,都省照得:親屬謂本緦麻以上親及大功以上並為婚姻之家,犯盜止坐其罪,並不刺字陪贓。其別居尊長於卑幼家竊盜,若強盜,及卑幼於尊長家行竊盜者,緦麻、小功減凡人一等,大功减兩等,周親减三等。強盜者准凡盜論,殺傷者各依殺傷法。(九九上—下)

  73大德七年八月,陝西省運使王速甫點視鹽池,食用管下提領王榮科飲歛?買到羊酒,罰俸半月,追賠價錢鈔三十兩;王榮不應科欽歛?,决二十七下。(八○上)

  74大德七年九月,御史臺糾察(闌)[蘭]州站戶任再興用拳棒鞭子毆傷劉同知,冒增年甲贖罪,係部民故毆本屬官長,的决六十七下。(九三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四,刑部卷之六,《諸毆·他物傷·部民故毆本屬官長》,是原文的簡略綜述,今據原文改一字。原文日期署「大德七年九月十二日」。】

  75大德七年十月,部議:竊盜戴王驢夤姪盜殺翟成密牌,事主知覺,將贓撒下逃走,因而追捕,本賊拒捕,却將翟成驅倒,用元帶鐵人[?]皆打傷。所犯事有因緣,雖同強盜,又已棄財,止據拒捕打傷事主罪,免刺,杖斷一百七下。(四四下—四五上)

  76大德八年五月,刑部呈:拯治刑名鞫囚之官,先須窮究證驗,後參以五聽,察辭觀色,喻之以禮,俾自吐實情,罪至死者,推勘得實,結案詳讞。(三上)

  77大德八年七月,湖廣省李阿鄧告夫姦男婦,不見妻告夫罪定例。刑部議得:夫婦之道,無非血屬,本以義合,義絕則異。李先奸伊妻阿鄧前夫男婦,用言勸道,反將阿鄧打,既斷一百七下,己是義絕,擬合離異。(二八上—下)

  78大德八年八月,刑部議得:教令人告事,虛應反坐或得實應賞者,皆以告人為首,教令為從。(三六上)

  79大德十年三月,李廣志修合懵藥,令吳仲一吃訖,昏迷不省,盜訖錢鈔。刑部議得:李廣志所犯既已刺放,在革前於飲食內加藥令人迷繆而取其財者,合從強盜論。都省准擬。(六七下)

  80大德十年十一月,工部都城所申:大都伯官公廨係官房舍,去失磚瓦木植等物,虛費官錢,勞役軍匠。令看守軍官人等常川巡禁,毋致損壞。當該官吏得代之日,明白交割。但有不完去處,驗事輕重究治。(六五下)

  81大德十一年三月,御史臺呈:監察御史糾言,前例理法未盡以舊例,使人迷繆,固宜加藥,以從強論。送部再議:以此賊徒若於飲食內加藥令人迷繆而取其財者,合從強盜論。(六七下—六八上)

  【 案:據《刑統賦疏》原文,此條所議即第八○條事。】

  82大德十一年,甘肅省咨准:朵中古寺盜殺散卜散沙懷駒馬一匹,倍利出駒兒一箇;事主告發,陪贓。部議:合還正贓懷駒馬一匹陪贓,依例徵給。(四三下)

  83至大元年四月,部呈盜賊欽革刺字,然詞理之間頗有不明。再議:強竊盜賊若已得財者,其雖不得財而曾姦傷事主,及因而故燒房屋并損壞畜產田場積聚之物[者],罪遇原免,擬(令)[合]刺字,徧行照會。(一五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九,刑部卷之十一,《諸盜一·刺字·遇赦依例刺字》,顯有脫誤處,今據以補正。文有較大刪略。「盜賊欽革刺字」,《元典章》作「盜賊今後欽遇詔赦,罪原既免,擬合刺字。」】

  84至大元年四月,部議:榆林站楊巡檢拿獲合流遠賊徒李狗兒受財脫放在逃,例違同罪,既非真犯流刑,止合杖九十七下,徒二年半。緣正賊已行敗獲,於應得罪止減一等,决杖八十七下,徒二年,除名不叙。(八六下)

  85至大元年八月,浙江省咨准:杭州路吳埜持刀謀殺王永已傷,偶獲生免,始謀之心殺人之情已定,依例結案。(五八下)

  86至大元年十二月,江浙省咨:湖州路程開八與五服外族姪女孫通,議雖係服外,終是同姓,量擬加等,各杖九十七下。(一○○上)

  87至大二年二月,刑部議得:諸犯罪者,二罪俱發,以重者論罪,等者從一。假有丙因事取受丁不枉法贓一十貫,合决四十七下,別行求仕,又因事取受(或)[戊]不枉法贓五貫,亦合决四十七下,解見別行求事 【 [鈔本作仕]】 ,即係罪等(各)[合]從一科。(一○下—一一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六,刑部卷之八,《諸贓一·取受·諸犯二罪俱發以重者論》,僅錄原文一部分,今據以改正訛字。】

  88至大二年二月,部檢舊例,流刑有三,皆以里數定立程限,限內遇赦則原,無故違限則不原。今遼陽離大都一千五百餘里,其流囚別無素定程限。賊人吳喜兒等至行省遇赦,未及流所,欽依免放流囚中途遇革放還。(五二上)

  89至大二年三月,江浙省議斷:池州路方元孫將伯父毆詈打傷,加等决一百七下。(九三上—下)

  90至大二年七月,部議:上都稅課提舉司提舉楊伯彥 【 [鈔本作顏]】 ,將同僚沙的提舉於公所搶扯衣領,合同毆法比例笞三十七下,解任別叙。(一一一下)

  91至大三年正月,江浙省咨:斷過池州路方元孫因伯父方又新割去子粒採斫桑葉,發惡毀罵打傷伊伯,量擬一百七下。(一二六下。九三下重出,文有刪略。)

  92至大四年二月,部議:鳳翔府醫提領王文素看診李大使本患陽證傷寒,用羌活、附子藥餌,以致熱攻身死,比例合决一百七下,幸而罪遇原免,徵燒埋銀兩。(一一一上—下)

  93至大十二年二月,部議:建康百戶何孫因娶妻梁小姐,與正妻答海同居,有丈母梁阿管關閉房門,用拳於丈母左腮脥上打訖一下有傷,量擬六十七下。(八一上—下)

  【 案:至大僅四年,此條紀年顯誤,然而無考。】

  94皇慶元年八月,中書省准江西行省龍興路民戶熊神子聽從俞柱子糾合,一同偷盜大濟倉糧米七石五斗,於廒前頓放,召主出糶問 【 [疑當作間],】 事發,除依例斷决刺字陪賠 【 [疑當作贓]】 一節。刑部議得:俞柱子等雖將官糧盜離廒房,終未馱載出倉,合以不得財定論,難以刺字。(七七下—七八上)

  95皇慶元年十二月,刑部議得事後追究事理:一官吏人等取受不公,已有招伏,罪經釋免,依例黜降,未追給沒贓物,并自首未納之數,擬合追徵。一官吏取受錢物,衆證明白,避罪在逃者,合同獄成定論,取受贓物,依例追徵。一應監臨主守人等侵欺盜用移易借貸並冒支係官錢糧,謂已到倉庫係官正數,如委明白,罪雖原免,己未成招伏,俱全 【 [鈔本作合]】 追理。(四二上—下)

  96皇慶元年十二月,部議:若有故燒官司廨宇大小財物多寡,比同強盜,免刺杖斷一百七下,徒役三年,因而殺傷人者,依例科斷。其無人居止坐房並損壞財物及田場積聚之物,比同竊盜,免刺,驗贓依例决遣居役,仍各追賠所燒官價,敢有再犯,配役滿遷徙千里之外矣。(一○一下—一○二上)

  97皇慶六二年十二月,嶺(址)[北]行省咨:往來使臣通政院(呈)[兵]部應給別理(奇)[哥]直至和寧路繳納,沿路經過脫脫禾孫辨驗無偽,背批相同,庶革詐冒。(八四上)

  【 案:此條見《永樂大典》卷一九四二五,《成憲綱要·驛站》,今據以訂正。文有刪略。】

  98延祐元年四月,中書御史臺呈: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申,冀寧路憑千戶張昭關該,郝達等說稱孫世英將伊官毀駡,聽轉說之言,將本人抑取招伏,斷訖五十七下。刑部議得:冀寧路不應將孫世英斷罪事在革前,今後諸官員凡告吏民人等毀駡,必須親問證驗明白,方許理問,違者治罪。都省准擬施行。(二九上—下)

  99延祐元年八月,兩浙鹽法:諸犯私鹽者科徒二年,杖决七十,財產一半沒官,决訖發下鹽塲帶鐐居役,滿日疏放。(八下—九上)

  100延祐元年八月,欽奉鹽法條畫內節該:諸犯私鹽者,科徒二年,决杖七十,財產一半沒官,决訖發鹽場鐐役,真 【 [疑當作再]】 犯加等斷罪居役,三犯斷訖發付邊遠屯田。欽此。刑部議得:私鹽事發到官,取訖招伏,合以赦後為坐,其三犯與再犯者,一體斷罪配所,再犯止杖八十加役流。(五○下—五一上)

  【 案:此條與上條為「鹽法條畫」。《元典章》新集《戶部·課程·鹽課》有延祐元年八月關於私鹽的「聖旨條畫」的其他內容。】

  101延祐二年三月,盜賊斷例:強盜持仗傷人的,雖不得財,皆斬死。(十四下)

  102延祐三年三月,河南省咨准歸德府問到楊忙黑等挾仇刺死王十六牛隻罪犯,欽依革撥,內除王歪貫 【 [鈔本作頭]】 刺死周居義義父牛隻名下合該價錢免徵外,王孫兒、楊課驢刺房公牛隻,雖是親屬相犯,即係另居,合與餘賊一體均徵,給價本主。(一一八下)

  103延祐三年四月,欽頒封贈一品至七品流官等第,正從一品封三代,從三品封二代,品至從七品贈父母;又曾祖減祖一等,祖降父一等,父母妻與夫子同,每遇子孫陞品,其父母隨遷,母妻同。(二四下—二五上)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一一,吏部卷之五,《職制二·封贈·流官封贈通例》。文有刪略。】

  104延祐三年四月,奏准封贈內,父祖任三品以上官亡歿,生前有(勞)勳勞,為上知遇(孝)[者],子孫雖不仕,赴所在官司保結申請。(四八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一一,《吏部卷之五·職制二·封贈·流官封贈通例》,今據以校正。文有刪略。】

  105延祐三年四月,封贈通例內,應贈之官,曾任三品以上有大節功勳在王室者,方許(如)[加]功臣之號。(四九上—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一一同上,今據以改一字。文有刪略。「應贈之官」《元典章》作「應封贈之人」。】

  106延祐三年九月,刑部議得:廣寧路達魯花赤那懷二次於廣盈庫子尹澄處借訖官錢中統鈔六十錠,即係監臨枉法,罪遇原免,合除名不叙,元借鈔錠追徵還官。都省准擬。(六六下—六七上)

  107延祐三年十月,江西省斷過:袁州路彭谷清將女招到許天祥為壻,本期養老,失犯抵觸今毆妻母咬傷罪,又上原免,義絕離異。(七九上)

  108延祐三年十一月,部議:犯罪該徒,雖法不容,然家無兼丁,亦許權留養。今江西省竊盜賀必貴盜訖謝慶鈔五 【 [元典章作二]】 錠,計贓斷决七十七下,刺(右)[左]臂,合徒一年(半),緣報[祖]父母父母俱各年老殘疾,別無以次侍丁,免配養老。(八五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四九,《刑部卷之十一·諸盜一·免配·竊盜父母年老免配》,今據以校改。文有刪略。】

  109延祐三年十二月,欽奉聖旨條畫:服(免)色等第,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違者,職官解見任,期年後降一等叙,餘人决五十七下,違禁之物付告捉人充賞。有司禁治不嚴,從監察御史[肅政]廉訪司糾治。御賜之物不在此限。欽此。(一二四上—下)

  【 案:此條見《元典章》卷二九,《禮部卷之二·禮制二·服色·貴賤服色等第》,正文作「延祐二年二月欽奉聖旨」,綱目上作「延祐三年」,共十八款,此為第十八款,今據以刪補。】

  110延祐四年五月,濟南路申禀:盜賊張卜花,根脚女直人氏,不見是否同色目漢人。刑部檢通例:除漢人高麗人外,俱係色目,比例刺字,應當八刺合赤怯薛軀口一體刺斷。(七下—八上)

  111延祐四年五月,部議:奉元路賊人樊豬兒偷盜表叔高貴錢物,與事主雖是無服,終是姑表之親,合同親屬相犯,既將本賊斷放,擬合免刺,不追倍 【 [當作陪]】 贓。(二二下—二三上)

  112延祐四年六月,江浙省咨:建康路經刺賊人陳公惜,延祐三年為始月日不等節次盜訖許珍等一十四人家財物,以事主李來住財物為重,杖斷六十七下,刺字充警迹。(四○上)

  113延祐五年三月,刑部議:諸人赴市貨賣牛馬駝騾驢隻,須問來歷明白,對主兩平定價,不得欺瞞。若有贓主,認得實當,官給付元價,著落經手牙人追還,杖斷三十七下,提控牙人减等斷罪并詐 【 [鈔本作許]】 革去,知情故犯者准盜論。後獲正贓,依例追斷。(七五上—下)

  114延祐五年十二月,刑部議得:趙海壽刈麥傾於背後所拽籠內,不意孫細牛在後拾麥,誤將本人右手大姆指抹傷,經隔一十七日中風身死,即係過。(九下)

  115延祐六年二月,臺呈:廬州織染局副閻洪所招,起解段匹,受要匠戶周士達鈔物三錠四十一兩五分,係是公差,及借錢為名要訖周士達鈔二錠,又係巧取,止以差周士達充庫子,要訖二錠,次受告替文狀,要鈔一錠,係因事頻受計至元鈔三十貫。依不枉法無祿人减一等四十七下,解任,殿年注邊遠一任。既若等例,難科依例殿叙。(十七上—下)

  116延祐六年三月,部議:茶陵州陳理翁告陳州三次受鈔二十七錠,聞知欲告回付,例合減等,內以顏甲子先匿到要至元鈔八十貫,依不枉法減二等,笞四十七下,解任別叙。(二六上—下)

  117延祐六年六月,部議:尊長於別居卑幼家竊盜若強盜,及卑幼於尊長家行竊盜者,緦麻、小功減凡人一等,大功減二等,周親減三等,亦依上例,不刺不配,免追倍 【 [當作陪]】 贓。因而殺傷,各依本殺傷論罪。(二三下)

  118延祐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御史臺呈:窺財物情莫重盜賊 【 [鈔本作強盜]】 ,論親屬者又以別於服制,故盜賊有強有竊,親屬有尊有卑,所以古人立制刑亦皆不同。強盜者,情重而法重;竊盜者,情重而法輕。犯法 【 [鈔本作尊]】 者有加等之科,犯卑幼者有減等之例。高下均平,無相背戾。即今雖無律令條格,酌古准今,亦有累朝行過斷例。蓋無服親屬者,止科其罪,免追陪贓,不流刺字;有服之親,無減等之條:是乃輕重不論、親疏無別矣。刑部議得:親屬相盜,無服之親,止科其罪,免追陪贓,俱不配,仍免刺字;有服之親,尊長於別居卑幼家盜竊,若強盜,及卑幼於尊長家行竊盜者,緦麻、小功減凡人二等,周親減三等,依上不刺配,免追陪贓。是五服定罪。其卑幼於尊長家行強盜以凡論。(九六下—九七上)

  119延祐六年六月,大寧路賊人陶改兒通犯竊盜一十一次,合依竊盜崔敬臣一主財物為重斷配。(一一三上)

  120延祐六年閏八月,刑部議得:大名路趙九兒因王鄭驢將伊父趙弼打破血出,撞訖一交,以此忿怒,用棒打王鄭驢行打,因傷身死。參詳趙九兒關係父子之情,終無故殺之意,擬杖一百七下,追給燒埋銀兩。(九上)

  121延祐六年,部議:賊人趙三等偷盜于勝保船隻撐十駕,事主認見,事不獲已,才方告求,即與無贓盤詰首服事例不同,依例刺斷。(十五上—下)

  122延祐七年二月,禮部刑部議得:過房同宗為後之子,於所後父斬衰三年,母齊衰三年,並丁憂解官,於生亡之父母本合丁憂解官期年,願丁憂終制者聽,實二十七月 合丁憂解官。(一三○上—下)

  123延祐七年七月,河南省宣使張正開撥鈔本於彰 【 [彰後疑脫德字]】 路唐宗站,失去至元鈔三十六錠,罪經釋免,著落押運 【 [鈔本多一庫字]】 官船艄防送軍兵均徵納定。(三九上)

  124延祐七年八月,部議:平江路賊人余何官先犯竊盜朱煜家,刺斷一百七下,配役三年,逃回,竊[盜]嚴勝二家(盜)銀器,斷罪發付奴牛干出軍。(五二上)

  125至治元 【 [原作九]】 年七月初十日,中書省咨,為沈明仁剃僧雕板事,該刑部照得,沈明仁為章士服等三十三狀告爭田,發付杭州路羈管。敬奉皇后懿旨:休問,給驛趁都。此咨,請敬依施行。(四七上)

  【 案:至治無九年。據《元史》卷二六《仁宗紀三》、卷二七《英宗紀一》:白雲宗總攝沈明仁「強奪民田」事發在延祐六年六月乙卯,「擅度僧」事發在延祐七年正月辛卯;二月丁卯,「沈明仁為不法坐罪」。次年即為至治元年。原文至治九年當系至治元年之誤。】

  126至治元年八月初二日,江浙行省咨:慶元路賊人沈于四先犯竊盜,刺斷配役,逃回訖[?]事主鄧法保家財,若少前條 【 [鈔本作例]】 定論,緣徒年未滿。部議:賊盜再犯出軍皆以赦後為坐,今賊人沈于四所犯釋免,依例刺字充警。(一○五上)

  127至治元年八月初二日,江浙省咨:慶元路賊人沈于四先竊盜,刺斷發付鹽塲居役,又盜鄧法保家財,緣徒年未滿,配所再犯出軍,論以赦後為主,免放刺字。(五一上)

  128至治元年九月,刑部議得:雲內州判官八刺思不花取受張萬奴等各物,及容隱同居表弟火失帖木兒與盜牛賊忽都帖木兒妻答失在家姦宿,俱已事發被問,夤夜入牢毆打獄卒,劫取火失帖木兒等出禁,一同在逃,被捉到官,合與犯人同罪,杖八十七下,除名不叙。都省准擬。(六一下—六二上)

  129至治元年十一月,刑部議得:浙江省咨,楊曾四因與胡官孫爭鬬,先將楊曾四拖倒在地,脚踏頭髮,於腰脊等處行打,楊曾四不能起身,因就身傍拔出原帶刀子,將胡官孫左脅戳傷,經隔二日身死。因鬬用刃,即同故殺,擬令依例結案,追徵燒埋銀兩。都省准擬。(九上—下)

  130至治元年十二月,江西省咨:偷羊賊人羅值仔决配脫監在逃,革後捕獲,即與流囚事例不同,釋免充警。(一一五上)

  131至治二年正月,刑部議得:檢得舊例:諸盜,緦麻、小功减凡人一等,大功减二等,期親减三等,殺傷各依本殺傷論。謂尊長於別居卑幼家竊盜若強盜,及卑幼於尊長家行竊者,緦麻、小功減凡人一等,大功减二等,期親减三等,殺傷各依本殺傷論。又條:恐嚇取財者准盜論,加一等,即緦麻以上自相恐嚇者,犯尊長以凡人論,強盜亦准此,犯卑幼各依本法。謂別居期親以下卑幼於尊長家行強盜者,雖同於凡人家,強盜得財,若有殺傷,應十惡者仍入十惡,犯卑幼各依本法。(三○下—三一上)

  132至治二年九月,江浙 【 [原作浙江,逕改]】 省咨禀:賊人陳壽三等一十名先竊後強是懲家財,始謀共為竊盜,臨時共加威力,蔡勝一等五人合以強盜論,其陳壽三等五人既是在外接遞贓物,不知強盜之情,止以竊盜首從科斷。(一四下—一五上)

  133至治二年江浙省咨:平江路賊人姚官保所招,至治元年二月初五日盜訖房客沈萬二中統鈔五錠,又於本月二十五日盜訖本人紬絹等物,以一次計至元鈔五十貫為重,依例决七十七下,比盜佃客衣服例,免刺不追賠贓。送部議得:賊人姚官保所犯盜訖賃住伊家房屋道人沈萬二鈔錠衣服等物,既非親屬同居,又與又饋主奴不同,合從凡論估計前後所盜鈔物累贓斷訖,追給陪贓。(一二二上—下)

  134至治三年正月,欽奉詔書內一款節該:舉善薦賢,為治之要。今後監察御史、肅政廉訪司官每歲各舉所知職官一員,以備選用。欽此。(四八下—四九上)

  135至治三年三月,刑部議斷:贛州路竊盜錢舉一與父錢文一同盜訖事主吳付一米靴錢物,罪犯即係侵害於人,以凡人首從定論。(三三下)

  136至治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拜住怯薛第三日速速在左?丞特奉聖旨:太醫陰陽匠官不教丁憂,休致仕者,後它 【 [鈔本作他]】 的子孫休承蔭者,他要祖父母本事學的呵,斟酌委付者,麼道聖旨了也。欽此。(九○上)

  137至治三年三月,江西省咨:撫州路嚴榮五用鐮刀斫傷兄嚴榮四,比常人加二等杖九十七下。都省:准擬。得嚴榮五所犯用刀斫傷親兄,傷雖平復,情深重斷一百七下。(一二六下)

  138至治四年正月,欽奉詔書節該:開國以來(郊)[效]節功臣所封邑分有司立祠,以時致祭。(四九上)

  139泰定二年二月,江浙省咨:考《服書》云,為人後者,為本生父母 【 [鈔本母後有一亡字]】 降服齊衰不杖期,解官申其心喪,及本生父母為其子為人後者報降服亦不杖期。《刑統》議曰:生服雖曰降服,若有相犯,推恩重於義,則服三年反輕於降服,養殺其本生聽告,此禮之所以定上下、別親疏、遠嫌疑、正名分也。男子外繼,皆降本服一等,相犯取蔭各依本服也。考之斷例,父故殺子孫,誣賴平人,是本生父母之親恩重。以子殺父,恐傷人倫,故得减斷。繼父勒死妻同居前夫之女,以故殺結案。以此推之,繼養他人子女非己出憎惡之私,可見恩之輕於本生,故當償命。(八二上—下)

  140泰定二年正月初一日,欽遇故殺致命又在原免,江浙省咨,紹興路問(道)[到]挾仇謀殺豪霸尉,造意犯人魏能四、下手致命賊人劉瑞六俱已病死,見禁魏瑞六 【 [鈔本作四]】 、魏仁二人,俱與被死朱縣尉無仇,止因先為缺食,多得伊叔魏能四供給,以此隨從加功,雖與朱縣尉腰上打訖一下,緣定不係致命去處,若與魏能四一體定論,似涉太重,既遇詔赦,合擬釋放。都省議得:魏進一所犯終是同謀下手結案,故殺致命,罪不該原,除起意為首下手,同謀不曾下手,雖曾下手不係致命及從而加功,幹犯人數既故係過殺致以首從論罪。 【 [末句疑有脫誤。]】 (一二五上—下)

  141泰定二年三月,臺案:工部奏差劉偉告充倉官受要守關奏差趙杰齎發中統鈔一十八錠四十兩買闕,難同因事取受,决五十七下,解任別叙。出錢人趙杰所犯斷三十七下。(一九上—下)

  142泰 【 [原作太,逕改]】 定二年七月,江浙省嘉興路申明龔端扎編《服書》云:夫為人後者,其妻為夫之本生舅姑。注云:夫之生身父母也,義服大功。若夫亡,其婦猶服。故親姑被出,即是親姑,此之謂也。(五三上)

  143泰定二年十一月,浙江省咨:舶商沈榮等告,原經慶元市舶司請給驗藉起發船隻往羅斛番經紀,被賊根趕使至暹番拘勒博易,就委抽分官紹興路總管王亞中追究,得綱首凌寶所供原情,事不獲已,比不與風水不使拗番事例不同。其羅斛所 【 [疑所後脫字]】 貴細之物,獲利甚重,暹番所產止有蘇木,獲利甚輕,豈肯捨(原)[厚]利以取輕才?推之人情,恐有未然。合憑衆證,依例抽分。本省送刑部議得:沈榮原發舶船前去所指番邦,未至番邦,被賊根趕至暹番拘勒博易,即得已事有因緣,合行移咨照勘,別無違礙,依例抽解。都省准擬。(二上─下)

  144泰定二年十二月,部議:各處游手好閑之徒,結成羣黨,號為匾擔(杜)[社],執把刀斧棍棒,夤夜偷斫桑棗樹,搬收米麥谷豆,縱捉拿,喝喊拒捕,致傷人命。財及十貫以下笞五十七下,至二十貫六十七下,贓雖多罪止七十七下無加;止加一等,雖行損取雖不傷人者,合决九十七下;有強加二等,論之以刃傷人例,决一百七下;拒捕傷人,論為從不傷人,减罪一等,傷人者同罪。既非真盜,免刺配。因而致傷人命者,依例結案。(一一六下—一一七下)

  145(大)[泰]定四年四月,刑部呈:掏模賊人公然竊取,比之撇捲賊從情犯充尤甚,合依竊盜定立三限,官兵依例捉賊。(六四下)

  146泰定四年八月,部議:福州路平准庫貼庫戴善卿自行挑剜,假為鈔兩,以真作偽,詭名倒換鈔本,杖一百七下,徒一年。庫副比權容縱濫設,雖令陪鈔,不行拘收,申官燒毀,事干鈔法,杖六十七下,罷職降一等叙用。(七三上)

  147泰定七年七月,江西省咨准:賊婦黃阿鄧所犯為首主謀,與同居女婿范秀一為從,發掘李七娘坟墓,開棺盜物,合同強盜,罪過原免,本婦免刺,范秀一刺字。(三六上)

  148天歷二年八月十五日,欽頒詔書節該:蒙古老奴婢根底宜在禁衛,仰各處為選其材能,優加培養,以備選用。欽此。(四九上)

  149天歷二年十月,刑部呈:移鄉之法,本為殺人應死,遇於天命,防其子孫互相仇殺,故移鄉千里之外,雖累經恩宥,亦不遣還,從各處依驗地理 【 [鈔本作里]】 遠近遷徙,但使離其巢穴,縱肆兇惡。(一二○下)

  150天歷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欽遇偽造寶鈔不赦禀例內,但犯同情,追勘結案。其知情買使偽鈔,及兩鄰知而不首,既非正法,俱各革撥。(十五上)

  151天歷三年五月,兵部議得:內外諸衙門出使人員,除軍情緊急重事不限程途,餘事日行不過三站,仍于關文開寫自厶 【 [原文空一格,鈔本作厶]】 站起程至厶 【 [同上]】 站止宿。若無故違限走死鋪馬,驗價陪償,仍科其罪。(一一七下)

  152至順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禮部呈:會同館提控案贖黃鑑唐令刑統律文,該諸同居大功以上親及外祖父母外孫,若孫之婦,夫之兄弟,及兄弟之妻,有罪相為容隱,部曲奴婢為主隱,皆勿論。即漏露其事及擿語消息,此皆不受。受雇傭工之人,既于主家同居,又且衣食俱各仰給,酌古准今,即與昔日部曲無異,理合相容隱。刑部議得:諸傭工受雇之人,雖與奴婢不同,衣食皆仰於主,除犯惡逆及損侵己身事理聽從赴訴,其餘事不干己,不許訐告,亦厚風俗之一端也。(一○六上—下)

  153至順二年二月,刑部呈議:主守謂專當守囚,即禁獄卒之類,監當謂檢校專之罪囚,即路有司獄丞。其州縣佐二等官分輪提牢,比與監當不同參詳。主守不覺失囚者,减罪囚二等。若囚反獄在逃,又减一等。皆聽給限一百日,限內能自捕得及他人捕得者,囚已死及自死,皆與免罪。即限外捕得,及因已死,若自首者,各又减一等。監當司獄丞各减主守罪四等。路府州縣該輪提調官佐二等官,又减監當之罪一等。故縱者不給捕限,與囚同罪。(七二下—七三上)

  154至順三年正月,刑部議得:凡告官吏人等取受一事之內虛增贓錢,即係誣輕為重,對問明白,合以剩罪反坐。(四五下—四六上)

  155至順三年六月初一日,欽奉詔書節該:太祖皇帝開天建極,肇啟洪基。世祖皇帝周集大統,禮樂刑政,較然劃一。列聖相承,繼述惟謨,貴貴親親,恩義備至。朕猶惇叙九族。欽此。(四八下)

  156至順三年九月,刑部議得:監察御史言:諸盜未發而自首者,原其罪;能捕獲同伴者,仍依例給賞。偽造寶鈔之徒,有能守獲同伴,亦合一體准首給賞。所以法開首路,欲使自新。今後諸罪未發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贓猶徵如法。其因發輕罪而首重罪者,免其重罪,止科輕罪。因被追問,別言全罪者,亦如之。即遣人代首於法得相容隱者,為首及相告言者各聽如罪人身自首法。其自首不實又不盡,既因自首而發輕,同真犯,止以不實不盡之罪罪之;至死者,聽减一等。知人欲告及逃亡而自首者,减罪二等坐之。逃亡雖不自首,能還歸本所者,亦同。其盜詐取人財物而於事主處首露者,與經官自首同。(七六上—七七上)

  157至順三年十月,刑部檢例:因盜故殺傷人或失殺傷財主而自首者,盜罪得免,故殺傷罪仍科。都省議得:湖廣省咨,首賊嚴保兒糾合馮苟姑、吳申哥、吳狗兒強劫付阿李家財,從賊馮苟姑用棍將事主右臂打訖一下,首賊嚴保兒自首到官,因而全獲同伴。嚴保兒既係元謀,例合皆死,卻緣本賊不曾親傷事主,悔過自首,合准首疏放。今後強竊賊盜有能悔過自首者,許以自新;捕獲同伴者,依例給賞。(八七下)

  158元統二年六月,刑部呈:刑者,馭民之銜轡;法者,輔治之准繩。(三下)

  159至元元年,准江西省咨,但該有罪名,欽依施行聖旨,依例泊都省明文檢擬,外有該載不盡罪名,不知憑何例定罪。都省議得:遇罪名先送法司檢擬有無情法相應,更為酌古准今,量情為罪。(六九上—下)

  【 案:江西行省立於元世祖至元十四年,此條紀年當係元順帝至元元年。】

  160條格:祭祀、戶令、學令、選舉、宮衛、軍房、儀制、衣服、公式、祿令、倉庫、廐牧、關市、捕亡、賞令、醫藥、田令、賦役、假寧、獄官、雜令、僧道、營繕、河防、服制、站赤、榷貨。

  斷例,即唐律十二篇:名(令)[例](提出獄官入條格)、衛禁、職制、戶婚、廐庫、擅興、賊盜、鬬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四上)

  【 案:自本條起原文未署日期。此條為《大元通制》的條格與斷例的篇名。《大元通制》頒行於至治三年二月。】

  161笞刑六等:七下,一十七下,二十七下,三十七下,四十七下,五十七下。杖刑五等:六十七下,七十七下,八十七下,九十七下,一百七下。徒刑五等:徒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流刑三等:流二千里,比移鄉接連;二千五百里,遷徙屯糧;三千里,流運出軍。死刑二等:絞,斬。(一二上—下)

  【 案:此條可參見《元典章》卷三九,《刑制·刑法·五刑之制》;《事林廣記》至順刻本,別集,卷三;《大元通制》(節文)五刑;以及《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名例·五刑》。】

  162行御史臺該准御史臺咨:監察御史呈,體察追問到樞密院通事阿八赤等占使軍人,并省椽王良能等私下借使易官車牛搬載己物,取道 【 [鈔本作到]】 各各招伏追斷,及將主典量情斷罪。外,本臺議得:內外諸衙門管軍匠人夫並收掌係官頭匹官物,遍行明諭,取與之人,俱各有罪,嚴加禁治。(七四上)

  【 案:此條阿八赤事可參見《元典章》卷三四,兵部卷之一,《軍役·占使·占使軍匠罪例》,文署日期為至元二十九年閏六月。】

  163司天臺執事者,恐泄天文,不可流之遠方。隨朝應承技藝者、太醫、陰陽,匠官,免丁憂致 【 [原作改,據文意改]】 仕。(九○上)

  164諸鬬毆人者,笞二十;傷及以他物毆人者,笞三十;及拔髮方寸以上,四十;若血從耳目出及內損吐血者,各加一等,該五十;折齒毀敗耳目,眇一目,又折手足指若破骨及湯火者,本折二齒二指以上,及禿髮,并刃傷人肋,眇其兩目,墮人胎,七十七下。法司檢舊例,拒州縣以上使傷重者,加凡鬬一等。(一二九上)

  【 案:此條文字脫訛較多。據《元典章》卷四四,刑部卷之六,《諸毆·舊例鬬毆罪名》:「故毆二十七下;手足故傷,他物故毆見血為傷,各三十七下;他物故傷,拔髮方寸以上,耳目出血,手足內損吐血,各四十七下;他物內損吐血,兵刃斫體不着,各五十七下;折一指一齒以上,眇一目眇為虧損其明尤能見物,毀缺耳鼻,破骨,湯火傷,及禿髮鬢,各六十七下;刀傷他物,折肋,眇兩目,墮胎辜內子死乃坐,若辜外死者從毆傷法。穢物污人頭面,各七十七下;折跌支體,辜內平復,各減二等。瞎一目者,各八十七下;損二事以上,因舊患致篤疾,斷舌,毀傷陰陽,各一百七十下。」參見《事林廣記》至順刻本,別集,卷三,《刑法類·大元通制·毆詈》,文字稍簡;《元史》卷一○五,《刑法志四·鬬毆》,行文稍有出入。】

  ●詞狀新式

  說明:此件輯自日本元祿十二年(一六九九)翻刻元泰定二年(一三二五)本《事林廣記》辛集卷之十。壬集書名的全稱是《重刊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又稱《重刊分門纂圖事林廣記》。所載「寫狀法式」十七種是元代典型的訴訟資料。為保存狀式原樣,諸式均未加標點。

  六案掌管

  寫狀法式

  告蠶麥災傷

  大戶勘當

  申逃戶狀

  請逃戶業

  逃戶復業

  地主歸收地土

  請地人退狀

  申孛攔奚口頭狀

  本主識認

  儒人赴試結保

  告破老狀

  主首勘當

  告給文引

  申死牛馬

  告男不紹家業

  告女婿不紹家業

  告養同宗男狀

  ○六案掌管

  吏案  掌官吏名籍、選舉、考課、假使等事。

  戶案  掌戶籍、土田、婚姻、族姓、祿廪、支用、權衡、度量、倉庫、租稅、差科、徵役、米粟等事。

  禮案  掌禮儀、音樂、祭祀、禎祥、學校、貢舉、醫卜、釋道、表疏、陳設等事。

  兵案  掌兵籍、軍器、郡邑圖志,鋪驛、烽堠、鎮戍、嶮要等事。

  刑案  掌鞠獄刑法、督捕盜賊、糾察非違、財估沒入、奴婢死隸、門戶管籥等事。

  工案  掌百工衆藝、啟塞役使、公廨、碾磑、山澤、津梁等事。

  ○寫狀法式

  凡欲陳詞,年七十已上、十五已下、篤癈疾,法內不合加刑,令以次少壯人陳告。若實無代替,訴身自告。婦人若有身孕,聲說分明。告人明記月日,指稱端的去處,不得朦瞳陳訴其間。陳理簡當,官吏易察。俗言長詞短狀,此之謂也。

  ○告蠶麥災傷

  告狀人 厶人

  右厶年壯無病係本縣厶村附籍人戶見當包銀若干驗厶田蠶作額利徵狀告伏為本戶每年合着絲線顏利包銀稅糧及大小雜泛差發全籍蠶麥收成以供周年用度今來有本家絲蠶災病十死九分夏麥將熟又值風損想見難以收成失誤歲計若不告乞减免科差委實難當不免具狀上告某官伏乞 詳狀差官撿驗得實約量减免施行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告狀人   厶人    狀

  ○大戶勘當

  厶村大戶厶人

  今蒙

  縣官指揮勘當本村厶人蠶麥傷損事厶得此處分事理前去厶人家中就蠶房內撿得蠶就箔上盡行殭死及於厶人家東夌地內撿得麥苗風倒傷損五分伏乞

  某官詳狀別行差人撿驗施行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大戶    厶人    狀

  ○申逃戶狀

  厶村大戶厶人

  右伏為於今月厶日夜有本村附籍當差人戶將領全家在逃不知去向外據拋下事產乞行差官撿驗施行伏取裁旨

  年 月 日大戶    厶人    狀

  ○請逃戶業

  厶村住人厶人

  右厶年將無病伏為切見厶村厶人自厶年月日緣為甚事將領全家在逃不知去向拋下本戶下東西畛地一段計幾畝其地自本人逃去荒閑到今無人承佃今具狀告伏乞某官勘會詣實出給公據立租稅請佃施行執結是實伏取裁旨

  年 月 日厶村   厶人    狀

  ○逃戶復業

  厶村厶人

  右厶今蒙

  縣官出給榜文甘限招誘在逃人戶前來復業與免本罪今來厶限內挈家前來赴官投首復業依舊應當差役伏乞某官詳狀施行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厶村   厶人    狀

  ○地主歸收地土

  厶村厶人

  右厶年壯無病伏為於厶年上緣為甚事將家小在逃逐處趁熟住坐拋下本戶桑土若干頃畝今來厶復業郤見厶處厶人將厶拋下地土為主種佃其本人言稱自厶年上經官立租稅請到上件地土私下不肯吐退今具狀上告伏乞某官詳狀勘會詣實勒請佃地人吐退上件地土付厶依舊立戶供納承佃施行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告狀人  厶人    狀

  ○請地人退狀

  請佃逃戶地土厶人

  右厶今據實供析昨於厶年上經官請到逃戶厶人地若干頃畝厶立租稅承佃今却有地主厶人前來復業今來厶情願將所請地土吐退與本人依舊立戶種佃乞勒地分合干人除豁元立租稅執結是實伏取

  某官裁旨

  年 月 日請地土  厶人    狀

  ○申孛攔奚口頭狀

  厶村住人厶人

  右厶年壯無病伏為於今月厶日厶時已來因往厶處勾當見甚毛色牛幾頭有無印記於厶地內作踐田苗無人牧放為此厶將上件牛畜收至本家今來多日無人識認所據厶不合不即時申告官司召人識認合得罪犯隨狀陳首伏乞某官詳狀召人識認施行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告狀人   厶人    狀

  ○本主識認

  厶村住人厶人

  右厶年壯無病伏為於今月厶日本家自不小心走失了甚毛色牛幾頭有無印記厶即時隨處根覓不見今來厶却知得厶村厶人收住上件牛畜本人申覆到

  官見蒙出榜召人識認所具上件牛畜委是厶本家走失今具狀上告

  某官伏乞

  詳狀給付厶收管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告狀人   厶人    狀

  ○儒人赴試結保

  鄉貢進士姓名等

  右厶等五人今為一保各無喪服禫制未終並不是倡優之家及放浪之人並父祖曾犯十惡死罪經斷之家及不是患廢疾並犯十惡姦盜經配竊盜刺字亦不是曾充吏人犯賊至徒之人委是依得貢舉

  條理並無諸般違礙詐冒若有違犯甘罪無詞謹狀

  年 月 日厶處鄉貢進士 厶人  狀

  ○告破老狀

  告狀人厶人

  右厶狀告係厶村當差發人戶今伏見

  上司降到

  條理應據年老殘疾貧難之人並行給據蠲免差發今來厶見年六十一歲在家別無得力兼丁亦無養種營運委是艱難乞取問本村主首隣佐及照官中青冊體驗今具狀上告某官伏乞

  詳狀給據免差施行執結是實伏取

  處分

  年 月 日告狀人    厶人   狀

  ○主首勘當

  厶村主首厶人

  奉 判下勘當厶人告給文引等事今來厶依奉勘當得隣佑及保人厶等并與本人所告相同甘結是實連

  判在前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主首     厶人   狀

  ○告給文引

  告狀人厶人

  右厶狀告見年幾歲無病係本縣厶村附籍當差人戶厶中形身材籠長面晃白色有髭■〈髟上力下〉趕驢一頭隨行將帶衣物盤纏等欲往黃河南看親勾當若不告給公憑切恐沿路

  官司阻滯隨狀召到保人厶人等委保是實今具狀上告某官伏乞 詳狀出給文引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告狀人    厶人   狀

  ○申死牛馬

  厶村住人厶人

  右厶年壯無病伏為於今月厶日有自己甚毛色牛或馬忽在厶處因病倒死了當目今未曾開剝今具狀上告

  某官伏乞 判憑照驗開剝施行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厶村     厶人   狀

  ○告男不紹家業

  厶村住人厶人

  右厶年壯無病伏為本家有男厶人年幾歲不務營生每日嗜酒破壞本家財物今來厶若不申官教戒緣男厶人習性無良日後難以處制今具狀上告某官伏乞 詳狀約量施行伏取

  處分

  年 月 日       厶人   狀

  ○告女婿不紹家業

  厶村住人厶人

  右厶年壯無病伏為本家有女厶人於厶年月日召到厶處厶人為婿過日除外別無得力兒孫自過門之後並不肯勤謹作活養贍家小厶使令本人欲作買賣勾當其本人詆觸不伏駈使念厶年老私下難以鈐束今具狀上告

  某官伏乞 詳狀勾追婿厶人理落施行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厶人   狀

  ○告養同宗男狀

  告狀人厶人等

  右厶等各年壯無病俱係本縣附籍人戶今與親兄厶人同狀上告伏為厶年過五十在家無人與兄厶人商議欲將厶所生次男厶人年幾歲過房與弟厶人戶下為子承後今同具狀上告

  某官伏乞 詳狀除附出給公據施行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厶人

  ●告狀新式

  說明:此件輯自《事林廣記》至順刻本別集卷四《公理類》。全件分六案所隸與告狀新式,按上件泰定二年本體例,還當有一個全卷的標題,但此件缺失。今增列標題《告狀新式》,此外一仍其舊。狀式共十四種,為保存原樣,均未加標點。既稱新式,與舊式自有不同,可與上件對照比較。

  六案所隸

  告狀新式

  應索債告狀式

  應蠶麥災傷告狀式

  請佃逃戶地土狀式

  應被人毆傷告狀式

  應逃戶告復業狀式

  應地主歸復業取元地土耕佃狀式

  應請佃他人退業狀式

  應軍戶告貧雖帶疾不能當役狀式

  軍人告取封裝狀式

  應被竊盜告狀式

  應被強盜告狀式

  應被牛畜食踐禾苗告狀式

  婦人夫亡無子告據改嫁狀式

  應立嗣承繼狀式

  ○六案所隸

  史案掌隸  官吏名籍  選舉蔭叙  考察廉能  假故差役

  禮案掌隸  禮儀音樂  儒醫道釋  祭祀禎祥  進拜章表  學校貢舉供奉陳設等事

  戶案掌隸  官吏俸給  戶籍貢賦  權衡度量  歲計支用  錢帛寶貨倉庫徵收租稅

  兵案掌隸  兵籍軍器  郡邑圖志  站赤鋪驛  烽堠鎮戍  打捕飛放等事

  工案掌隸  百工造作  橋梁道路  公廨船隻  關渡城池  啟塞役使等事

  刑案掌隸  刑法獄訟  姦贓盜博  糾察非違  奴婢配隸  人口頭疋門戶鎖鑰等事

  ○告狀新式

  按條格,凡陳詞年七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篤廢疾,法度不合加刑,令以次少壯人丁代訴。若委無代替之人,許自告。

  婦人不得代替男子告訴詞訟。若寡居無依,及有男子因故妨礙,事須告理者,不拘此例。

  若年老篤廢殘疾人等,如告謀反、叛逆及子孫不孝者,聽。其餘公事,合令同居親屬人代訴,若有誣告,合行抵罪,反坐代告之人。子證父、奴訐主、及妻妾弟姪干犯義犯者,一切禁止。應告一切詞狀,並宜短簡,不可浮語泛詞,所謂長詞短狀故也。

  ○應索債告狀式

  告狀人姓某

  右某年幾歲無病係某里某處籍民伏為狀告某年某月不記日有某處某人前來引至某處某人作保寫立文帖就某家揭借去行息至元折中統鈔若干定每月依例納息三分約某年某月納本息鈔定一頓歸還至今過期累次前去取索推調不肯歸還若不告理於私委無奈何有此事因謹狀上告

  某縣伏乞 詳狀施行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應蠶麥災傷告狀式

  告狀人姓某

  右某年幾歲無病係本縣某里住民見應當包銀戶計伏為狀告本戶元額每年科納包銀若干稅糧若干於合得已分地畝內種麥栽桑供蠶以副了納不期於今歲養蠶災病十死九分夏麥將熟已值強風吹倒損害委是難以收成失誤歲計若不狀告乞行勘當驗實減免實是無可供納有此事因謹狀上告

  某縣官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如虛甘罪不調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請佃逃戶地土狀式

  告狀人姓某

  右某年幾歲無病係某里某村住民伏為狀告切見某村某人自某年月日為某事將引全家老小在逃不知去向拋下本家事產田幾畝園地幾段即目荒閑無人佃種見行拖欠官司租糧虛懸差發今來某欲行前去承佃前項田園耕種依前供納稅糧應當差發別無執據為憑不敢自擅謹狀上告

  某縣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應被人毆傷告狀式

  告狀人姓某

  右某年幾歲除在身被打有傷外餘無病係某里某都籍民伏為狀告某年某月某日出往某處幹事回歸至某處迎見甲人帶酒不醉手持棍棒喝問某從何處去來索要買酒請伊當某回稱正索鈔未有不謂甲恃酒發惡用所執木棍將某身上行打數下得乙人進前解勸方免重傷見有某在身並額上被傷痕可驗謹狀上告

  某縣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如虛甘罪不詞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應逃戶告復業狀式

  告狀人姓某

  右某年幾歲無病係某里某村籍民伏為狀告見蒙

  縣司文牓立限招誘在逃人戶前來復業與免本罪奉此今來厶於限內已行搬挈家小回還依舊復業應當本戶差役據厶合得在逃罪犯隨狀出首謹狀上告

  某官司伏乞詳狀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姓  某   狀

  ○應地主歸復業取元地土耕佃狀式

  告狀人姓某

  右某年幾歲無病係厶里厶村籍民伏為狀告昨於厶年內因為戶下田土災旱種植無收以此將帶家小全戶逃往迤南諸道趁熟遊食拋下本戶田土園地若干頃畝元立厶戶頭輸納稅糧應當站戶差發今來厶已行將帶家小依舊回還元籍復業却見有厶處住人甲將厶元拋下田園為主種佃據稱自厶年內經官陳告請佃前項田地立租當差緣為前田係是厶有主物業今來若不具狀責令見佃人將田地退佃仍舊還厶耕佃實是人口無可供活生受有此事因謹狀上告

  厶官司伏乞 詳狀施行如所告虛誑甘伏重罪不詞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應請佃他人退業狀式

  告狀人姓厶

  右厶年幾歲無病係厶都厶村住民伏為狀告昨於厶年月內蒙官司出榜召人承佃逃戶田地耕種立租當差厶於厶年月日具狀經所屬厶縣司陳告請到逃戶乙拋下厶處田地若干頃畝已行立租當差了當今有元業主逃戶乙回還復業要行收回元地今來情願將上項田頃退還本人管業若不告乞行下本處勘當是實令元業主乙立租當差將厶名戶除豁誠恐重復科徵生受有此事因謹狀上告

  厶縣官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如虛甘罪不詞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應軍戶告貧雖帶疾不能當役狀式

  告狀人姓厶

  右厶年幾病除在身見患腫疾外餘無病係厶路鎮守王萬戶府張千戶奕李百戶下請糧正軍下貼戶伏為狀告元蒙官司簽撥厶充應正軍厶人戶下貼軍戶自來別無田土亦無營運買賣止有見住房屋一座地基三間於厶年內身沾疾病即目遍身浮腫醫治不痊見織草屨為活委是難以應當軍役如蒙官司勘當得但有虛誑甘罪不詞謹狀上告 本奕

  千戶所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台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厶   狀

  ○軍人告取封裝狀式

  告狀人姓厶

  右厶年幾歲無病係本奕程千戶下請糧漢軍身役伏為狀告厶元係濟南路厶縣厶村附籍軍戶於厶年月日前來本奕應當軍役至今三年有餘本家與貼戶並不供還盤纏前來應付衣裝用度日下天色寒凍沿身衣服破碎難以應役若不告乞行移本處官司着落本家取討封裝前來應付盤纏實是生受謹狀上告 本奕千戶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台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應被竊盜告狀式

  告狀人張厶

  右厶年幾歲無病係厶處厶村籍民伏為狀告厶年月日夜二更時分睡覺聽得厶屋內外房響聲疑有賊人隨即起床明燈照覷得厶睡房門被賊人推開將房內衣服籠一隻於內有至元鈔若干定段子銀釵布帛衣服等物盡行偷去無存當出外房得見左畔門邊壁堵被賊剜開一穴係是賊人出入去處就叫喚鄰人丙知證分曉今將被盜物件開單在前謹狀上告厶處巡尉司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厶   狀

  ○應被強盜告狀式

  告狀人黃某

  右厶年幾歲無病係厶鄉厶都籍民伏為狀告厶年月日夜三更時分忽聽得所住屋外門被人打開忽見有賊幾人各用墨抹面手執槍棒明火炬突入屋內將厶拿住用麻繩縍縛家小並皆驚走被各賊於厶卧房內搜檢劫訖鈔若干定段子若干疋衣服金銀器皿首飾等物盡行劫掠去訖當時投叫鄰人丙等趕逐有各賊落路登山逃走不知去向今將被劫鈔物開具單目黏連在前謹狀上告

  厶縣尉司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如虛甘罪不詞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應被牛畜食踐禾苗告狀式

  告狀人姓厶

  右厶年幾歲無病係厶村厶都籍民耕田為活伏為狀告厶年月日忽見厶所耕東村田內有黃牛三隻在被將禾苗食踐隨即投告當管張社長一處田所驗視得被前項牛隻食踐訖田禾約有二畝餘其牛係是本村梁巳家所養牛隻令本人陪償不肯歸還今來若不狀告乞行追徵委是使厶有失歲望無得子粒應付當差用度謹狀上告

  其縣官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姓  某  狀

  ○婦人夫亡無子告據改嫁狀式

  告狀人王阿厶

  右阿厶年幾歲無疾孕係厶里厶都籍民已死人王大妻屬伏為狀告有阿厶元係厶里民戶人王大妻室自來不曾養育子息於厶年月日夫王大因病身死當已行持服營喪安葬了當即目戶下別無事產可以養贍委是貧難生受若不具告給據改嫁情實寡居過活生受謹狀上告

  厶縣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裁旨

  年 月 日 告狀人 王阿厶    狀

  ○應立嗣承繼狀式

  告狀人周友

  右友年幾歲無病係厶鄉厶村籍民伏為狀告有厶戶下田產苗米見應當厶站馬首身役緣厶見今年老別無親生男子承紹戶業今得本族房長周公推選得房弟周厶第二男名周全見幾歲過房與厶為子承紹戶下田產應當差發委是昭穆相當理合立為後嗣若不告乞出給公據付男周全執照為憑誠恐向後妄行爭繼煩紊官司不便有此事因謹狀上告

  某縣司伏乞

  詳狀施行所告執結是實伏取

  年 月 日 告狀人 周友  狀

  ●公私必用

  說明:此件錄自不著撰人《新編事文類要啟劄青錢》外集卷十一,元泰定元年(一三二四)建安劉氏日新堂重刊本的日本古典研究會一九六三年影印本。共有契式、約式、榜式、批式、書式十六種。原文字跡不清或有脫漏者,今參照元刊本《新編事文類聚啟劄青錢》相關文字訂補出校。為保存諸式原樣,未予標點。

  事產

  山林

  錢穀

  人口

  頭疋

  ○事產

  典買田地契式

  當何田地約式

  典買房屋契式

  當何房屋約式

  △典買田地契式

  厶里厶都姓 厶

  右厶有梯己承分晚田若干段總計幾畝零幾步產錢若干貫文一段坐落厶都土名厶處東至西至南至北至係厶人耕作每冬交米若干石今為不濟差役重難情願召到厶人為牙將上項四至內田段立契盡底出賣或云典與厶里厶人宅當三面言議斷得時直價中統鈔若干貫文係是一色現鈔即非抑勒准折債負其鈔當已隨契交領足訖更無別領所賣 【 或云典】 其田的係梯己承分物業即非瞞昧長幼私下成交於諸條制並無違礙等事如有此色且厶自用知當合備別業填還不涉買 【 或云典】 主之事從立契后仰本主一任前去給佃管業 【 典云約限三冬備元鈔取贖如未有鈔取贖依元管佃】 永為己物去後子孫更無執占收贖之理所有上手朱契一併繳連赴官印押前件產錢仰就厶戶下改割供輸應當差發共約如前憑此為用謹契

  年 月 日出業人姓 厶 號  契

       知契 姓 厶 號

       牙人 姓 厶 號

       時見人姓 厶 號

  △當何田地約式

  里厶都姓 厶

  右厶今得厶人保委就厶處

  厶人宅當何得田若干段總計幾畝零幾步坐落厶都土名厶處東至西至南至北至前去耕作候到冬收成了畢備一色乾凈圓米若干石送至厶處倉所交納即不敢冒稱水旱以熟作荒故行坐欠如有此色且保人自用知當甘伏代還不詞謹約

  年 月 日佃人姓 厶 號  約

       保人姓 厶 號

  △典買房屋契式

  里厶都姓

  右厶有梯己承分房屋一所總計幾間幾架坐落厶都土名厶處東至西至南至北至係厶人住坐今因貧困不能自存情願召到厶人為牙將上項四至內房屋寸土寸木不留盡底出賣 【 或云典】 與厶里厶人邊當三面言議斷得時直價中統鈔若干貫文係是一色現鈔即非抑勒准折債負其鈔當已隨契交領足訖更無別領所賣 【 所賣二字參照《新編事文類聚啟劄青錢》卷十相關文字訂補。】  【 或云典】 其屋的係梯己承分物業即非瞞昧長幼私下成 【 成字同上。】 交於諸條制並無違礙等事如有此色且厶自用知當 【 當字同上。】 不涉買 【 或云典】 主之事從立契後抑本主一任前去管佃 【 佃字同上。】  【 典云約 【 約字同上。】 限幾年備元鈔取贖如未有鈔取贖依元管佃 【 佃字同上。】 】 永為己物向後子孫更無執占收贖之理所有上手一併繳 【 併繳二字同上。】 連赴官印押共約如前憑此為用謹契

  年 月 日出業人姓 厶 號  契

       知契 姓 厶 號

       牙人 姓 厶 號

       時見人姓 厶 號

  △當何房屋約式

  厶里厶都姓 厶

  右厶今得厶人保委就厶處

  厶人邊當何得房屋一所計幾間幾架門窗戶扇並已齊全坐落厶都土名厶處東至西至南至北至前去住坐每年議斷賃鈔若干貫文不至拖欠自住坐後只得添修不敢毀折及開置賭坊停着歹人塌賣私貨妄生事端連累鄰佑如有此色且保人並自知當不涉本主之事恐後無憑立此為用謹約

  年 月 日 佃人姓 某 號  約

  ○山林 【 山林二字同上。】

  判山木榜式

  占墓山榜式

  △判山木榜式

  某里某都姓 某

  右某有梯己承分竹木山一片坐落厶都土名某處東至西至南至北至見委某人看管今為無鈔應急用度情願召到某人為牙將上項四至內除杉木幾根外雜木盡底判賣與某里某人邊當三面言議斷得時直價中統鈔若干貫文其鈔當已隨手交領足訖更無別領所判本山雜木的係梯己承分物業即非瞞昧長幼私下判賣祖宗墳所芘蔭林木於諸條制並無違礙如有此色且某自用知當不涉判主之事從其月為始仰本人一任前去交點斫伐限在某月終不用所有尅留杉木却不許乘時影

  【 影字同上。】

  帶斫伐如或有違定准盜論故榜

  年 月 日 山主姓 某 號  榜

        牙人姓  某 號

  △占墓山榜式

  具位某官宅

  本宅有祖墓山一片坐落某都土名某處四至廣闊即目林木茂盛近被一等不懼公法之人帶領三五為羣自擅入山公然盜斫深為狼藉風水不便除差人暗行緝捕外仍立賞鈔若干貫文許諸色人告捉如帶面情仰密地前來通報賞鈔即支的無黏帶其犯人自經  所屬官司陳告懲治施行的不虛示故榜

  年 月 日       榜

         押

       保人姓 某 號

  ○錢穀 【 錢穀二字同上。】

  生鈔批式

  生穀批式

  △生鈔批式

  某鄉某里姓某今投托得某人保委情願立批就某里某人位揭借得中統鈔若干錠前去經營用度每月依例納息三分約限幾月備本息一併歸還不敢拖欠如有東西且保人甘伏代還不詞謹約

  年 月 日 姓 某   號  批

        保人姓 某  號

  △生穀批式

  某鄉某里姓厶今與某人互相保委情願立批就某里某人宅借得無息苗穀幾石前去耕田食用約限到冬十月已裏備一色凈穀赴倉交納不至少欠如或過期且保人甘當倍納不詞謹約

  年 月 日 姓 某   號  批

        保人姓 某 號

  ○人口

  覓子書式

  棄子書式

  雇女子書式

  雇小厮契式

  雇脚夫契式

  雇船隻契式

  △覓子書式

  某鄉某里姓 某

  右某昨娶到阿氏為妻相事年深並無子息誠恐老來無人供贍遂托得某人為媒命立某處某人第幾男名某見年幾歲以為嗣續繼紹祖宗承替差發自歸家之後且某如同嫡子看承不敢嫌棄幼訓以詩書長教其手藝所有梯己置到物業並與男某管佃向後即無異心別立內外親房兄弟兒孫及有遣還之理如違此約甘罰中統鈔若干貫文入官公用不詞謹書

  年 月 日  姓 某 號  書

         妻   氏 號

         媒人姓 某 號

         房長姓 某 號

  △棄子書式

  某鄉某里姓 某

  右某昨娶阿氏為妻生下男子幾人每慚添累今憑得某人為媒情願將第幾男名某年幾歲抱與某處某人為子繼續祖宗承當差發自歸家後須索孝於二親睦於九族倘或稽違仰加教導至於納吉之時甘陪某物若干以助聘定之用且厶即無退悔之心向後長成亦無鼓誘歸宗之意如違此約甘罰鈔若干貫文入 官公用不詞謹書

  年 月 日父 姓 某 號  書

       母 阿 氏 號

       媒人姓 某 號

       房長姓 厶 號

  △雇女子書式

  厶鄉厶里姓 厶

  右某有親生女名幾姐今已年高未曾嫁事誠恐耽誤前程遂與妻阿氏商議情願託得某人為媒將本女不立年限雇與厶里厶人為妾即日交到禮物於後

    金釵一對   采段一合

  已上共折中統鈔若干貫文交領足訖更無別領所雇本女幾姐的係閨女未曾許事他人即目憑媒雇與厶人為妾是某甘心情願於條無礙如有此色且媒人並自知當不涉雇主之事或女子幾姐在宅向後恐有一切不虞並是天之命也且某更無他說今恐無憑立此為用謹書

  年 月 日父 姓 某 號  書

       母 阿 氏 號

       媒人姓 某 號

  △雇小厮契式

  厶鄉某里姓 某

  右某有親生男子名某年幾歲今因時年荒歉不能供贍情願投得某人保委將本男雇與厶里厶人宅充為小廝三年當三面言議斷每年得工雇鈔若干貫文其鈔當已預先借訖幾貫所有餘鈔候在年月滿日結算請領自男某計工之後須用小心伏事聽候使令不敢違慢伉對無禮及與外人通同搬盜本宅財貨什物將身閃走等事如有此色且保人並自知當甘伏倍還不詞或男某在宅向後恐有一切不虞並是天之命也且某即無他說今恐仁理難憑故立此為用謹契

  年 月 日父 姓 厶 號  契

       保人姓 某 號

  △雇脚夫契式

  某州某縣某里脚夫姓 厶

  右厶等今投得厶鄉厶里行老姓厶保委當何得厶處某官行李幾擔送至某處交卸當三面議斷工雇火食鈔若干貫文當先借訖上期鈔幾貫餘鈔逐時在路批借候到日結算請領且某等自交過擔仗之後在路須用小心照管上下不敢失落至於中途亦不敢妄生邀阻需索酒食等事如有閃走且行老甘自填還上件物色仍別雇脚夫承替送至彼處交管今恐無憑立此為用謹契

  年 月 日脚夫姓 厶 號 契

       行老姓 某 號

  △雇船隻契式

  厶州厶縣厶處船戶姓 某

  右某今托得某鄉某里船牙姓某保委攬載得某處 某官行李幾擔前到某處交卸當三面言議斷得工雇水脚鈔若干貫文當已借訖幾貫為定餘鈔候載到彼岸交卸了當盡數請領自裝載後須用小心看管不敢上漏下濕如有損壞甘伏一一償還不詞謹契

  年 月 日船戶姓 某 號 契

  船牙姓 某 號

  ○頭疋

  買馬契式

  買牛契式

  △買馬契式

  某鄉某里姓 厶

  右某有某色牡馬一匹鞍轡齊全現年幾歲今因消乏托得某人為牙將上項馬疋出賣與某人宅當三面言議斷得時價中統鈔若干貫文其鈔當已隨契交領足訖更無別領所賣其馬係是某年用梯己鈔兩買到某人底來歷分曉即非盜賣綱運及軍中物色如或有此且某甘自知當不涉買主之事今恐仁理難憑故立此為用謹契

  年 月 日  姓 某 號  契

  牙人姓 某 號

  △買牛契式

  某鄉某里姓 某

  右某有某角某色牛牸一頭現年幾歲今因窘迫召到某人為牙將上項牛牸出賣與某人宅當三面議斷價鈔若干貫文當已隨契交領足訖更無別領所賣其牛係是欄下所養牛隻即非盜賣人家頭口如有此色且某自用知當不涉買主之事今恐向後無憑故立此為用謹契

  年 月 日  姓 某 號 契

  牙人姓 某 號